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
时间:
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,有赛龙舟,吃粽子,挂陈艾、菖蒲的习俗。
说起端午节的习俗,我最喜爱的就要数包粽子啦!早上我跟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,有糯米、有粽叶、有红枣、还有麻绳。买完后,我们回到家。开始包粽子啦!我先把粽叶卷成圆锥体,接着把糯米放入锥体里,再放入一颗红枣,然后把头上尖尖的粽叶折下来,最后用麻绳将粽子绑紧,一个圆溜溜的粽子就做好了!一眨眼的功夫,我和妈妈就包好了三十五个粽子!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上30分钟,一锅香喷喷,热乎乎的粽子就煮好啦!
30分钟后,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我闻到了一阵扑鼻而来的清香,跑到厨房里一看,“呀!粽子煮好了!”我把粽子拿上了桌,拿起一个粽子,轻轻地咬上一口,又香甜又软糯,再咬一口,咬到了一口红枣,如一股暖流一般,融进了我的心里。
我喜欢端午节,因为它不仅有纪念意义,还有好吃的粽子和丰富的习俗。
一清早,我灵敏的鼻子就闻到了一阵清香。呀!原来奶奶买了几个香喷喷的粽子。今天是端午节呀!我赶紧跑向冰箱,打开冰箱门,拿了粽叶、糯米、红枣、花生。跑进了厨房,开始干活啦!
知道我在干嘛吗?包粽子哦!把糯米洗干净,嫩嫩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。把糯米放进去,放入甜甜的红枣,再放糯米,最后放上美味花生。当然,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,我可说不定了。一定要把粽子填满,然后扣上粽叶,用红线缠绕起来。缠的时候,一定要缠紧,要不然就煮成了一锅粥了。最后在上面绑一个蝴蝶结,大功告成。下锅!用冷水填满锅,把粽子放下去。扑通!只有一个,不够吃。按照上面的步骤,再做一个、两个、三个……过了两三个小时,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!
把粽子捞上来,就能吃了。把蝴蝶结拆开,一圈一圈的绕回去,把线取了,剥开粽子。哇!实在太香了。等剥完时,我如同几天没吃东西的饿狼,见了食物就冲上去。我大口大口的吃着,简直无法用词语去形容它的美味。
吃着吃着,我突然想到了屈原。当时,屈原因为爱国,而皇帝却要投降。屈原觉得看着我朝灭亡,还不如跳河自尽。于是他就选择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。人们为了让小鱼、虾等河里的小动物不吃屈原的尸体,就向河里投粽子。
现代的人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。我喜欢端午节,因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。
在端午节里家家都要吃棕子,据说这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。棕子虽好吃,可是包并不容易了。
记得一次端午节,我跟奶奶学包粽子。学包粽子必须要知道包粽子的四大步骤,①选择合适的粽叶和材料;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;③把猪肉塞进糯米里,包好;④用线把包好的棕子捆住,打结。
奶奶拿出用水煮过的棕叶,还有翻炒过的糯米,还有调好味道的五花肉,还有一些花生和豆子,我们准备“操作”了。
只见奶奶的两只手快速地把两片棕叶折成三角形似的,然后,拿适合糯米放在上面,撒一些豆子,放上五花肉,再撒些糯米在上面,包好。奶奶的手熟练地上下飞腾着,就把粽子捆好了。不一会一只饱满的三角形棕子就包好了,这真不愧是熟能生巧!
而我按照着步骤认真包,可是这粽子非与我闹脾气不可。忙了半天,一个粽子也没有包成,我可“不服气”了,难道这小小的棕子能困住我吗?这也太小瞧我了。奶奶见了,就在一边耐心地教我,我认真地学着。果然,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棕子,可是不太好看,不过,对我而言,已经很好了,很棒了。
粽子包好了,就开始煮了。奶奶先往锅里加入许多水,然后开始煮。煮了整整一个下午,盼了整整一个下午,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。一掀开锅盖,一股热气带着棕子的香味冲了出来,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往嘴里送。吃进嘴里,软绵绵的,带着一丝丝肉香,而且有嚼劲,好吃极了。
在那一个端午节里我不但与奶奶学到了包粽子的手艺,还明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今年的端午节,我过的既开心又有意义。其实我也知道端午节的来历,在两千多年前,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,投入了滚滚激流,两千多年后,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,大家包粽子、划龙舟、煮鸡蛋,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。又是一年端午节,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,便向奶奶要求,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。包粽子,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,在热水中泡软。再准备好枣子、鸡蛋、肉等做陷,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,就可以开工了。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,围拢来,做成一个窝,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,包出棱角。然后把陷放在米里,和在一起揉匀,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。
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,粽子包得好不好,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,是不是有型。我开始学的时候,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,不是成了六个角,就是揉成一团球了。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“杰作”发笑:“这,这能叫粽子吗?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?”我晕!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,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?
端午节,大家都应该挺熟悉的吧。这个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民间传统节日。而纪念的方式也有点特别,就是吃粽子。
姥姥住在她自己家,每当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去看望她。她坐在沙发上为我们包肉粽子。由于我的好奇心强,所以有时就看姥姥是怎样包粽子的。姥姥笑眯眯的说:“为什么总看我包粽子,是不是想学呢?”我点头称是。“那我就教你吧!”姥姥爽快的答应了。首先,准备猪肉、粽子叶、酱油、鸡粉、盐和糯米。先把猪肉切成一块一块的,用酱油、鸡粉和盐淹上。再把糯米洗干净,等猪肉淹好了。就可以包粽子了。只见姥姥先把粽子叶折成一个不封口的三角形,放上糯米和猪肉,并一层一层地叠上去。再用粽子叶封上口并拿线扎紧就可以入锅了。现在轮到我了,由于我是第一次包粽子,馅放得太多了,都被挤了出来,馅放的太少了,粽子瘪了,线绷得太紧了,把粽子叶都绷破了。再包第二个时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,慢慢包,终于包出一个和姥姥差不多的粽子。
在这个端午节里,我学会了包粽子。
移栽(1) 有机(3) 别动(1) 原始(1) 劳动者(14) 友爱(3) 文体(3) 喜报(1) 怎能(1) 招标(10)